近日,“上海地铁坐过站的原因找到了”上了热搜。有网友发帖称“在地铁上聚精会神听广播听到的是:本次列车终点站XXX,下一站轰隆隆……werenowat……(地铁刹车声)”,因为地铁车厢内噪声过大,听不清晰报站声,又找不到到站提示。根据网友反映的地铁线路和站点,解放日报·上观新闻记者近日实地乘坐了10条地铁线路,测量噪声指数,并观察相应的报站情况。
从本次小调查看,地铁2号线存在不报站的现象;地铁12号线、9号线的报站声音明显小于车厢噪声,难以听清;地铁11号线的车厢噪声峰值在测量的所有线路中最高,但由于报站声同步加强,提示效果明显,但双重声音叠加对耳朵来说是场“灾难”,乘坐体验不佳。记者还发现,旧车型的车厢实时报站设备比新车的数量少,乘客更容易错过报站信息。
【资料图】
个别线路声音过小,但语音报站时间点相对科学
5月6日15时03分左右,记者在9号线肇嘉浜路站上车。车厢内报站喇叭口并不少,以两个列车门之间为一个单位,前后方均有4个,位于车窗或车门附近,呈蜂窝煤状。按道理,这样的“环绕立体声”配备应该能确保让乘客听得清。
车辆开动一会儿后噪声走高,记者仔细倾听报站声却不清晰,声音像是来自远处。记者以为是当前车厢的喇叭故障,便再往几个车厢走,仍然听不清楚。终于,在凑近喇叭后,记者才确认是报站声过于小的问题。厢门打开后,上来了几位阿姨,七嘴八舌的聊天让车厢热闹了不少,迅速覆盖了报站声,只听到“youcantransfer……”。
地铁9号线一车厢内语音报站声过小,电子显示屏也没有启用。
5月8日10时17分左右,记者乘坐12号线,车辆出发后不久分贝数达到85分贝,此时只能听到模糊的语音播报声,无法听清楚内容。
对于网友提到的“下一站”报站声和“轰隆隆”重合问题,记者实测多条线路发现,概率不高,因为地铁报站的时间点通常位于在列车出发不久后出现一次,在即将到达前又一次,中英文各一遍,且都在车速并不高、车厢内分贝值相对偏低的时候,设置相对科学。除非报站声量特别小,其他情况下基本不会对语音报站的辨识度产生太大影响。
以10号线(南京东路至陕西南路站)为例,行驶过程中,车厢内分贝确有达到90的情况,一度盖过了中文语音报站的前半段,但随着列车到站降速,噪声分贝降低迅速,乘客依然可以根据后半段英文报站,分辨到站信息。
地铁12号线一车厢内,噪声达到83分贝,听不清报站语音。
故障主要集中在旧车旧线路
5月8日14时43分,记者从江苏路站上车,乘坐前往浦东国际机场方向的2号线。直到记者15时于世纪大道站下车时,该列车全程没有语音报站,各节车厢内的电子显示屏均处于蓝屏状态,车顶的条状文字滚动条并未开启,唯一亮起的电子地铁线路图处于死机状态,提示灯全程闪烁在淞虹路站。车厢内无任何设备展示实时到站信息,乘客只能在列车停下后透过车窗参照对面站台上的站点信息。
地铁2号线一车厢内的电子显示屏及条状显示屏均没有启用。
途中,记者注意到有乘客在列车到站后,下车到站台上查看站点信息,发现还未到站后再匆忙赶回车厢内;还有乘客在列车停下后,环顾车厢四周寻找到站信息无果,直到门灯闪烁时才匆忙下车。
9号线、7号线、11号线的部分车厢也存在显示故障,车厢座位上方的多个电视显示屏处于播放广告节目或黑屏的状况,没能提供报站信息。乘客只能通过两列车厢贯通道上方的显示屏滚动字幕查看,但处在车厢中部的乘客看不太清。此外,由于滚动字幕过长,无法直观看到站点名称,乘客不得不隔着车窗向外探望,又会受玻璃反光或外界遮挡影响。
地铁2号线,由于车厢内无任何报站信息,乘客只能到站后隔窗眺望站台上的站点标识。
从实测看,上述问题主要出现在旧车旧线路,新车新线路的多媒体显示设备明显更给力:通常配备了电子地铁线路图,车厢中部、头尾装有能够滚动提示到站信息的条状显示屏;车厢内的电子显示屏也分屏显示了列车实时到站信息。正常运营下,语音播报后,条状显示屏、电子地铁线路图、电子显示屏“三连发”,乘客即便“漏听”报站语音,也能借助这些显示设备获知下一站信息。
专家:应加大车辆线路检修保养
对于网友或调侃、或抱怨的“听不见上海地铁报站语音”一事,上海交通大学振动、冲击、噪声研究所所长蒋伟康教授认为,主要原因是地铁车厢内的噪声掩盖了报站音,导致乘客对语音的分辨和理解能力下降,产生“音量太轻”的感觉。
记者经历多条线路的长时间乘坐后,对车厢内的噪声也感到不适:平均分贝值在70-90分贝,最吵的是11号线,尤其是两列车厢连接处还会发出尖锐摩擦的噪声,对耳膜产生极大刺激。车厢报站声似乎也是为了避免被噪声干预,比其他线路响亮很多。报站时,车厢里的噪声峰值一度达到107分贝,记者手机中的健康软件立刻发出提醒:如果长时间暴露可能导致暂时性听力损失。
地铁11号线车厢内的噪声可达到107分贝。
蒋伟康分析,地铁车厢内的噪声主要来自三方面:一个是列车正常运行时轮轨噪声和设备运行时噪声;一个是隧道中行驶列车的混响声,透过车体结构传递到车厢内;此外是车厢内人员活动产生的噪声。合格的车辆都必须满足噪声控制的要求,如车体结构的隔声性能、车速、曲线段的半径等,若曲线半径太小,车轮容易打滑,产生刺耳的啸叫噪声几率就大。
他建议,地铁营运方加强线路、车辆的检测、保养和维修,及时检修磨损及沉降情况较重的路段,改善车厢内的文字报站信息的提示效果,同时与到站点加强联动,丰富提醒形式。
上海地铁:将排摸环境噪声较高线路
5月9日,针对网友反映的报站声音问题,上海地铁答复解放日报·上观新闻记者表示,根据国家相关行业标准要求,目前上海地铁广播音量要求控制在76-82分贝范围。上海地铁已建立了巡检维护和抽查反馈的综合质量管理体系,每日发车前确认广播音量等功能。运营期间,由司机动态监听,确保广播信息正常。乘客在乘坐地铁过程中,有时早晚高峰人多嘈杂,或列车加减速、过弯时,会出现环境噪声覆盖广播音量的情况,导致乘客遗漏广播相关信息而出现乘过站的情况。
为此,除了常规信息发布渠道外,上海地铁还将通过增设电子线路图、老屏改造升级等手段,增加信息发布位置,提供乘客更多信息获取渠道。接下来,上海地铁将排摸线网中环境噪声较高的线路区段,结合广播设备改造可行性,研究通过提高语音音量、重复提示站名信息等措施,进一步提高车厢广播现场提示效果,并推进车厢电子屏显示工作,推广电子线路图、电子屏分屏显示,为乘客提供更多信息指引。有的设备出现故障后,确实会影响乘客感受,欢迎乘客向地铁方及时反馈提出。
地铁10号线一新车厢内,报站显示醒目,运行正常。
(原标题:《“上海地铁坐过站的原因找到了”上热搜!我们实测了10条线路》)
(来源:上海网络辟谣)
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“极目新闻”客户端,未经授权请勿转载,欢迎提供新闻线索,一经采纳即付报酬。
关键词: